反滲透膜污染分析及解決辦法(二)
2024-11-19 來自: 衡美水處理公眾平臺 瀏覽次數:116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水處理專業知識——反滲透膜污染分析及解決辦法。
四、膜清洗方式
料液經過各種預處理措施,長期使用后膜表面還可能產生沉積和結垢,使膜孔堵塞,產水量下降,因此對污染膜進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但反滲透膜系統不能等 到污染很嚴重后才來清洗,這樣將會增加清洗難度,也使清洗步驟增多和清洗時間延長。要正確地把握清洗時機,及時清除污垢。
1、清洗原則:
了解當地水質特征,對污染物進行化學分析,通過結果分析,來選擇理想的清洗劑和清洗方法,為特定的給水條件下找出科學方法提供依據;
2、清洗條件:
(1)產品水量比正常時下降5%-10%。
(2)為保正產品水量,修正溫度后的供水壓力增加10%-15%。
(3)透過水質電導率(含鹽量增加)增加5%-10%。
(4)多段RO系統,通過不同段的壓降明顯增加。
3、清洗方法:
進行系統反沖;
再進行負壓清洗;
有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機械清洗;
再進行化學清洗;
有條件的可以超聲清洗;
在線電場清洗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便價格昂貴;
由于化學清洗效果比較好,其余方法有些不容易實現,而各供應商提供的藥劑雖名稱及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但其原理大致相同。
4、清洗步驟如下:
清洗單段系統:
(1)配置清洗液;
(2)低流量輸入清洗液;
(3)循環;
(4)浸泡;
(5)高流量水泵循環;
(6)沖洗;
(7)重啟系統。
針對特殊污染物清洗有:清洗硫酸鹽垢、清洗碳酸鹽垢、清洗鐵錳污染、清洗有機物污染等。
五、對膜進行適宜保養
新反滲透膜的保養新的反滲透膜元件通常浸潤1%NaHSO3和18%的甘油水溶液后貯存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不破的情況下,貯存1年左右,也不會影響其壽命和性能。當塑料袋開口后,應盡快使用,以免因NaHSO3在空氣中氧化,對元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膜應盡量在使用前開封。在非生產期內,反滲透系統的保養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可按以下方法進行。
1、系統短期內停運(1-3天):
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于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鐘;保持平常的自然水流,讓水流入濃水道。
2、系統停運一周以上(環境溫度在5℃以上):
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于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 鐘;按照反滲透系統操作說明書中有關系統化學清洗的方法進行化學清洗;化學清洗完畢后,沖洗干凈反滲透膜;配制0.5%的福爾馬林溶液,低壓輸入系統內, 循環10分鐘;關閉所有系統的閥門,進行封存;如系統停運10天以上,則每10天須更換一次福爾馬林溶液。
3、環境溫度在5℃以下:
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于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鐘;在有條件的地方,可 將環境溫度升高到5℃以上,然后按照1的方法,進行系統保養;若無條件對環境溫度進行升高,則:低壓(0.1MPa),流量為系統產水量的1/3的水進行 長流,以防止反滲透膜被凍壞,并且保證每天使系統運行2小時;按照上述方法,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后,將反滲透膜取出,移至環境溫度大于5℃的地方,浸泡在配制好的0.5%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每兩天翻轉一次,系統管道中的水應排放干凈,以防止因結冰而造成系統的損壞。
六、避免膜在高壓下運行
系統在啟停時有殘余氣體存留,使系統在高壓狀態下運行。系統中過濾器前后的壓力表用于監視濾芯的壓降,初級及終級壓力表則用于監視RO膜組件壓降。調節進水閥及濃水閥以保證運行壓力及回收率。若運行中產水流量或總流量下降,或初級與中級有壓差比運行初期的壓差增加較大時(以初始運行新反滲透膜組件數據為標準),則需對系統進行沖洗或清洗,以保證膜組件的性能安全全。
1、設備排空后,重新運行時,氣體沒有排盡就快速升壓運行。應在系統的壓力下將余下的空氣排盡后,再逐步升壓運行。
2、在預處理設備與高壓泵之間的接頭密封不好或漏水時(尤其是微米過濾器及其后的管路漏水)當預處理供水不很足時,如微米過濾器發生堵塞,在密封不好的地方由于真空會吸進部分空氣。應清洗或更換微米過濾器,保證管路不漏。
3、各運行泵的運轉是否正常,流量是否與規定的值相同,并與泵運行曲線比較,以確定運行壓力。
1、關機時快速降壓沒有進行有效沖洗。
由于膜濃水側的無機鹽的濃度高于原水,易結垢而污染膜。準備關機時,逐步降壓至3bar左右用預處理好的水沖洗14~16分鐘。
2、在準備關機時,投加化學試劑。
這樣操作會使藥劑滯留在膜及膜殼中,引起膜污染,影響膜的使用壽命,應停止投加。
實現城市用水潔凈處理,營造和諧人居生活環境。
衡美水處理專注水處理設備生產十八年,為您量身定制水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