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池工藝分析(二)
2024-09-12 來自: 衡美水處理公眾平臺 瀏覽次數:262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水處理專業知識——高密度沉淀池技術分析。
2、Multiflo和Actiflo高密度沉淀池
Multiflo高密度沉淀池是威立雅公司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開發出來的,經過不斷地改進,已形成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沉淀池,對于SS在10~4000mg/L進水,處理后的出水SS可以達到6mg/L以下。
日處理量為400000m³/d的烏魯木齊河東污水處理廠采用“兩級生物處理+Multiflo高密度沉淀池+紫外”工藝深度處理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出水,Multiflo高密度沉淀池實現對水體中部分SS、有機污染物和大部分磷的去除,全工藝出水COD小于50mg/L、BOD5小于10mg/L、總磷小于0.4mg/L、SS小于8mg/L,可回用于工業生產、工業園區道路綠化等。
Actiflo沉淀池是一種利用微砂循環而非污泥回流促進絮凝的高密度沉淀池,包括投加池、熟化池和沉淀分離池。
Actiflo沉淀池其適用于飲用水的澄清凈化,市政污水和工業污水的處理,工業工藝用水的生產和雨水的沉淀。其在污水處理中,對于TSS、總磷的去除率超過85%,COD的去除率可以達到60%。
日處理量為400000m³/d的昆明第三污水廠是國內第 一座將Actiflo工藝用于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處理的污水廠,旱季時Actiflo工藝作為深度處理單元,出水 SS 可保持在10mg/L以下,雨季時進水SS含量激增,此時SS的去除率可達70%以上。
桐鄉崇福污水處理廠的來水為皮革、印染、化工廢水和市政排污的混合污水,采用“A2O+Actiflo高密度沉淀池”工藝對污水進行處理,在Actiflo工藝中投加一定量的活性碳,提高了對水中有機物的吸附去除能力,能夠顯著降低水中SS、COD含量。
3、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
針對配水不均、水處理量較低、水流方向有缺陷等問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在在高密度沉淀池的基礎上,設計開發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
日處理量為400000m³/d的江蘇長江水務第 一水廠對原水采用“生物接觸氧化+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濾池+V 型濾池”的工藝進行處理。
針對不同季節進水水質的變化,通過調節進水量、投藥量、排泥量、攪拌轉速等工藝參數,將高密度沉淀池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3~5%,絮凝拌池內污泥濃度控制在500~800mg/L,能形成大而密實的礬花,保證沉淀效果,使沉淀池出水濁度保持在1NTU以下,達到后續處理單元進水要求。
日處理量為200000m³/d的紹興市曹娥江水廠采用第三代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藝,對PAM實現多點投加,加大池底集泥區容積,利用氣提技術將污泥提升至污泥中轉池,污泥回流濃度提高了一半,回流比降低二分之一,出水濁度保持在1NTU以下。
四、高密度沉淀池目前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作為一種緊湊型的水處理設施,可以靈活地應用于水處理廠的提升改造、臨時性水處理系統以及新建水處理工程中,實現對水中SS和COD的去除,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高、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
但任何工藝、設施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同樣的,在實際工程應用的過程中,高密度沉淀池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
高密度沉淀池是集混合、絮凝、沉淀、澄清于一體的高集成化工藝,包含加藥、攪拌、斜管/斜板沉淀、刮泥、沖洗等眾多設備。
可想而知,設備的維護和管理過程是相當的繁雜,需要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特別是對于Densadeg、Actiflo、Multiflo等國外工藝所配套進口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更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
2、長周期運行后容易出現堵塞
系統在長周期運行后,沉淀分離池的斜管上會積聚大量污泥,造成斜管不同程度的堵塞,降低斜管沉淀的功效;下部污泥層的高度難以準確控制,造成污泥層過高,污泥排放不及時的問題。
3、受進水水質、水量影響
在實際工程應用過程中,由于進水水質和水量的突然波動,會造成池內絮體破碎、污泥沉降性能降低、出水水質變差的情況。
同時,由于水質硬度高、含鹽量大、加藥過量等情況出現的池體、水下設備及管道結垢現象。
4、運行費用相對較高
高密度沉淀池在運行過程中由于設備數量多,整體的電耗自然而然就要高出許多。
除此之外,設備(尤其是進口設備)的日常維護費用也較高,會使運行費用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Actiflo型高密度沉淀池,微砂在進行泥砂分離時,會有部分的微砂損失,需要定期補充微砂,這在某種程度上又進一步增加了運行費用。
實現城市用水潔凈處理,營造和諧人居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