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夏季應對暴雨高溫的工藝調整分析 (一)
2024-06-25 來自: 衡美水處理公眾平臺 瀏覽次數:178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水處理專業知識——污水廠夏季應對暴雨高溫的工藝調整分析。
夏季的顯著特點是雨多、氣溫高。每年的6-8月不僅是雷雨天氣頻發時節,也是污水廠全年運維管理工作的重要時間點。
夏季對污水處理廠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除了會影響到微生物的生理、設備的充氧性能,還會影響到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各項反應進程以及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和人身健康。因此,污水處理廠在夏季‚的運行管理中應加強對工藝、設備、構筑物以及管線等的調整和控制。
一、汛期污水廠如何做好工藝調整?
一般來說,正常運行的污水廠具有抗沖擊能力,但如遇持續性、特大性暴雨,就應該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優先安排工作人員撤離,避免出現因盲目搶修而引發的觸電、溺水事故。)
1、加強汛期前的準備工作
充分的準備是保障生產的一道屏障,可有效指導應急工作迅速、有序地開展,將突發事件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生產破壞降到底限。
常見準備工作如下:
(1)適當地降低污泥濃度。
(2)提前設置超越管,或增建初沉池或調節池。
(3)做好關鍵設備部位的檢修與監控。
(4)做好各水泵監控與狀況記錄,確保汛期期間各水泵正常運行降低水位。
2、加強現場巡視和監管
生產管理人員和一線操作工初期可通過調整吸砂泵運行時間和頻率來控制,同時通過污脫加強對泥砂的去除,后期現場要留人觀察,防止泥砂杜塞管網和砂泵。
當進水嚴重超標或純泥砂水進入時,應做好進出水變化數據和水質情況照片留存,及時上報主管領導或相關部門后,采取停止運行并超越的措施來解決。
大雨沖刷的泥砂水中含有大量沙粒和粘滯泥,而且這些都是易沉降物,雖然曝氣池中有曝氣,但依然容易沉積在池底,形成一個浮動的泥砂粘泥層,粘帶阻隔了相當一部分細菌的活動,造成池底附近的細菌缺氧或營養不良而侵蝕自己菌膠團,然后死亡。
因此,為減小這種傷害,應該加強沉淀和格柵作用。如果發生污泥上浮及出水指標上升現象,為維持污水廠穩定運行就應立即對污水進行消毒,把水溢流或排空,不再部分或全部接納雨污水。
4、采取超越初沉池工藝
如果污水廠在有初沉池的條件下,通過改變工藝可以減少預處理段沉淀作用對有機物的消減,保證生化段的有機碳源,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
當進水SS濃度較低時,開啟超越管、超越初沉池來減少有機物的損失。
5、注意高/低負荷進水
對于高負荷或高SS的進水主要靠泥齡和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來控制。
研究表明,在高負荷沖擊下,一般的生化反應速率(硝化反硝化、釋磷噬磷等會下降三成還多,直接影響出水中SS、NH3-N、TN等,對COD和TP的影響不大,但是在過程控制中注意DO的控制和調整,嚴格注意出水指標的變化和保證。
對于低負荷的進水沖擊,可通過投加碳源及營養物質的方法來改善生化系統。考慮到實際情況,條件艱苦時可就近從化糞池抽取糞便濃水,用作碳源。
6、調節生物段曝氣量
在低濃度進水和自然消解后的低濃度活性污泥的情況下,應降低曝氣量。
可通過關閉一部分曝氣機或間歇曝氣等手段,來實現生物段曝氣量減少。如果不采取措施減少曝氣池溶解氧量,會導致污泥解體,甚至崩潰。
7、控制進水水量
為保證后續構筑物能在一個穩定的水力負荷下運行,汛期進水量應與日常提升水量持平,污水廠可通過切換污水提升泵或者調小提升泵出水閥門來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證提升水量與日常水量一致,污水廠需要根據進出水流量計準確進行控制。這是由于汛期集水井液位上升,水泵的提升能力提高,從而導致原有水泵(未變換)的提升能力遠大于日常提升能力。
8、適當調低內外回流
當污水廠存在內回流系統時,需調低內回流系統,這是因為雨水中DO較高,進入到厭氧區和缺氧區污水含氧量會上升,同時反硝化段消耗大量的碳源后會導致好氧段碳源下降,進而無法維持好氧微生物的生長和生存,出現活性污泥濃度下降,甚至崩潰的現象。
除此之外,由于汛期進水水質突然變化,有機濃度降低,適當調低外回流量還可減緩活性污泥回到曝氣池內的老化速度。
實現城市用水潔凈處理,營造和諧人居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