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沉淀池知識匯總(二)
2022-08-09 來自: 環保水圈 瀏覽次數:552
(2)平流沉淀池的特點
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強,施工簡單,造價低;
多采用多斗排泥,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機械排泥時,機械設備和驅動件均浸于水中,易銹蝕;
適用于地下水較高及地質較差的地區,適用于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
2、豎流沉淀池
(1)豎流沉淀池的結構
豎流式沉淀池多呈圓形,也有采用方形和多角形的。直徑或邊長一般在8m以下,多介于4-7m之間。沉淀池上部呈柱狀部分為沉淀區,下部呈截頭錐狀的部分為污泥區,在二區之間留有緩沖層0.3m。
廢水從中 心管流入,由下部流出,通過反射板的阻攔向四周分布,然后沿沉淀區的整個斷面上升,沉淀后的出水由池四周溢出。流出區設于池周,采用自由堰或三角堰。如果池子的直徑大于7m,一般要考慮設輻射式集水槽與池邊環形集水槽相通。
(2)豎流沉淀池的特點
排泥方便,占地面積小;
池子深度小,施工困難,對沖擊負荷及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造價高,池徑不宜太大;
適用于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處理廠。
3、輻流式沉淀池
(1)豎流沉淀池的結構
輻流式沉淀池亦稱輻射式沉淀池。池型多呈圓形,小型池子有時亦采用正方形或多角形。池的進、出口布置基本上與豎流池相同,進口在中部,出口在周圍。但池徑與池深之比,輻流池比豎流池大許多倍。
直徑一般介于20-30m之間,但變化幅度可為6-60m,甚至可達100m,池中深度約為2.5-5.0m,池周深度則約為1.5-3.0m。水流在池中呈水平方向向四周輻(射)流,由于過水斷面面積不斷變大,故池中的水流速度向池四周逐漸減慢。泥斗設在池中,池底向中部傾斜,污泥通常用刮泥(或吸泥)機械排除。
在管路周圍通常用穿孔障板圍成入流區,使污水在沉淀池內得以均勻流動。流出區設置于池周,采用三角堰或淹沒式溢流孔。為了攔截表面的漂浮物質,在出水堰前設置擋板和浮渣手機排出設備。
(2)輻流沉淀池的特點
多為機械排泥,機械排泥設備復雜,對施工質量要求高;
池內水流速不穩定,沉淀效果較差;
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及大中型污水處理廠。
4、斜板(管)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據“淺層沉淀”理論,在沉淀池的沉淀區加斜板或蜂窩斜管,以提高水的沉淀效率的新型沉淀池。是向著理想沉淀池的逼近,其沉淀界限是理想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時間短、占地小等優點。
按水流與沉泥的相對運動方向,斜板(管)沉淀池可分為毅向流、同向流和側向流三種形式。污水處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異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四、沉淀池設備選型
主要是平流沉淀池和輻流式沉淀池用到的刮刮吸泥機設備。
吸泥機和刮泥機是排泥設備中主要的兩種設備。排泥設備是在水處理中配合沉淀使用的專用設備,主要用于廢水處理過程初沉池、二沉池、濃縮池以及澄清池。排泥設備的形式隨工藝的條件與池型結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常用的排泥設備通常為平流是沉淀池排泥機和輻流式沉淀池排泥機兩大類。
吸泥機是利用壓力差收集底泥,刮泥機是利用機械傳動收集底泥。
五、各沉淀池綜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