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水處理領域的180個常用名稱解析(四)
2023-04-07 來自: 中國水網 瀏覽次數:396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環境保護的知識——3大水處理領域的180個常用名稱解析。
133、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機性固體物質部分的濃度。
134、RSS
回流污泥的污泥濃度。
135、SVI
污泥體積指數,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后,相應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即:SVI=混合液30min靜沉后污泥容積(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
136、內回流比
硝化液回流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符號為r。
137、外回流比
又稱污泥回流比,回流污泥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符號為R。
138、接種
向生化處理的系統中投加活性污泥或者顆粒污泥的過程。
139、馴化
為使已培養成熟的糞便污水活性污泥逐步具有處理特定工業廢水的能力的轉化過程。
140、有機負荷
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
141、容積負荷
單位曝氣池容積,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重量。
142、沖擊負荷
在污水處理運行當中,污泥量一般都會保持在穩定水平,反應器(曝氣池、厭氧反應器等)容積當然也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進水水質發生很大變化(COD飆升或大幅下降),就會使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發生很大變化,對污泥微生物帶來影響,就是所謂的沖擊負荷。
143、ORP
氧化還原電位,是水溶液氧化還原能力的測量指標,其單位是mV。
144、DO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145、曝氣
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于將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
146、充氧率
在廢水處理中,曝氣器對液體供氧的能力稱為充氧能力,以kg/(m3˙h)計[10℃或20℃,101.3kPa)。每千瓦小時內液體的充氧能力稱為充氧效率。
147、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污水均勻地推進流動,廢水從池首端進入,從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與后段液流不發生混合。
148、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
149、鏡檢
顯微鏡檢查的簡稱。就是將待檢標本取樣、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分析、判斷。
150、原生生物
原生動物是動物界中低等的一類真核單細胞動物,個體由單個細胞組成。
151、后生生物
除原生動物外所有其他動物的總稱(后生動物亞界)。
152、非絲狀菌膨脹
由于菌膠團細菌體內大量累積高粘性物質(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脫氧核糖等形成的多類糖)而引起的非絲狀菌性膨脹。
153、絲狀菌膨脹
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絲狀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絲狀菌膨脹。
154、過氧化
微生物在氧氣充足而營養不足也就是污水中碳源等不足時自身繼續氧化反應。
155、外源呼吸
在正常情況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給的能源進行呼吸代謝叫外源性呼吸。
156、內源呼吸
如果外界沒有供給能源,而是利用自身內部儲存的能源物質進行呼吸代謝叫做內源呼吸。
157、老化
因為泥齡過長、長時間低負荷或者過氧化導致的污泥解體現象。
158、剩余污泥
是指活性污泥系統中從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區)排出系統外的活性污泥。
159、氨化
是指含氮有機物如蛋白質、尿素等微生物分解而轉變為氨的過程。
160、硝化
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為硝酸的過程。
161、反硝化
指細菌將硝酸鹽(NO3−)中的氮(N)通過一系列中間產物(NO2−、NO、N2O)還原為氮氣(N2)的生物化學過程。
162、短程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是指NH3生成亞硝酸根,不再生產硝酸根;而由亞硝酸根直接生成N2,稱為短程反硝化。
163、同步硝化反硝化
硝化和反硝化反應往往發生在同樣的處理條件及同一處理空間內,因此,這些現象被稱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164、厭氧氨氧化
即在缺氧條件下由厭氧氨氧化菌利用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將氨氮氧化為氮氣的生物反應過程。
165、折點加氯
廢水中的NH3-N可在適當之pH值,利用氯系的氧化劑(如Cl2、NaOCl)使之氧化成氯胺(NH2Cl、NHCl2、NCl3)之后,再氧化分解成N2氣體而達脫除之目的。
166、鳥糞石法
利用水中的鎂離子、銨根離子、磷酸鹽形成磷酸銨鎂沉淀來去除氨氮及總磷的方法。
167、生物除磷
利用聚磷菌的過量吸磷特性來實現磷的去除的過程。
168、化學除磷
利用磷酸根與某些金屬離子形成沉淀的原理來去除磷的過程。
169、氣化除磷
磷酸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過程。
170、污泥干化
通過滲濾或蒸發等作用,從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過程。
171、厭氧反應器
172、厭氧顆粒污泥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及其類似的反應器產生的顆粒狀污泥,中空接近圓形,主要由無機沉淀物和胞外聚多糖構成,多種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可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
173、好氧顆粒污泥
是通過微生物在好氧環境下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顆粒狀活性污泥。
174、MBR
又稱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用膜來替代二沉池。
175、深度氧化
通過產生羥基自由基來對污水中不能被普通氧化劑氧化的污染物進行氧化降解的過程。
176、羥基自由基
是一種重要的活性氧,從分子式上看是由氫氧根(OH-)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羥基自由基具有很強的得電子能力,即氧化能力,氧化電位2.8v。是自然界中僅次于氟的氧化劑。
177、蒸發結晶
加熱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叫蒸發結晶。
178、噬鹽菌
指具有特定的生理結構的,只在含鹽環境中才能存活的一類細菌微生物。
179、中水回用
就是把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或工業廢水經過深度技術處理,去除各種雜質,去除污染水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及某些重金屬離子,進而消毒滅菌,其水體無色、水質清澈透明,且達到或好于規定的雜用水標準(或相關規定),廣泛應用于企業生產或居民生活。
180、零排放
指工業水經過重復使用后,將這部分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成廢水全部回收再利用,或者使用壓濾機過濾出不溶于水的物質后循環使用,無任何廢液排出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