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病毒疫情防控指南|官方版(一)
2023-03-10 來自: 中國水網 瀏覽次數:407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環境保護知識——污水處理廠病毒疫情防控指南。
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試行)
一、疫情防控特征及防控目標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力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網疫情防控工作,保持城鎮生活污水廠及污水收集管網的正常運營,特制定本指引(試行)。
1、防控特征
城鎮污水處理廠和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系統作為城市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承擔著接收和處理生活污水的重任,在消減污染和凈化環境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的風險,進入污水收集管網系統和污水處理廠的生活污水中可能有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污水接觸、污泥接觸、氣溶膠吸入等方面的防控風險,在人員沒有保護措施或者保護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可能造成感染。
2、防控目標
(1)針對當前嚴峻的疫情,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收集系統、污水泵站的防控目標為:
(2)保障在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收集系統、污水泵站工作的全體員工不受病毒感染;
(3)避免病毒通過污水管網外溢傳播;
(4)避免病毒通過污水處理廠擴散傳播;
(5)避免病毒通過污水泵站擴散傳播;
(6)保證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污水泵站等排水設施正常運行。
二、成立疫情防控生產工作組
鑒于目前疫情依然嚴峻,各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泵站運營養護單位應成立疫情防控生產工作組,防控工作組成員分別由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泵站運營養護單位的領導、各部門負責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有:
1、制定疫期防控生產規程或工作指南;
2、指導、監督和宣傳廠區、管網和泵站的疫情防控工作;
3、實行人員健康和生產“日報告”制度,建立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泵站運營養護單位人員微信聯絡群,廠區、管網和泵站工作人員每日在微信聯絡群報告身體健康狀況。
三、防控位置
預處理固體廢棄物堆放點、生化系統污水外露面、污泥處理系統、污水收集管網系統、污水泵站、臭氣處理系統。
四、防控措施
1、污水處理廠防控措施
確保出水消毒設備完好及備用數量,出水糞大腸菌群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在保證紫外線消毒的基礎上,建議出水消毒系統輔助配以次氯酸鈉消毒,確保出水達標,投藥后同時應密切關注對水生環境的影響。
疫期應暫停再生水使用。
(2)化驗檢測
A、進水水質檢測:以進水在線自動檢測儀為主,密切關注在線進水水質數據,如有異常,及時比對儀表并進行化驗室化驗檢測。由于疫期城市公共場所和居家大量使用消毒藥劑,各污水處理廠需密切監控消毒劑使用情況是否會對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造成影響。
B、污泥濃度檢測:減少生化池污泥濃度的化驗檢測頻次,密切關注在線污泥濃度,如有異常,及時比對儀表并化驗檢測。
C、出水水質檢測:以出水在線自動檢測儀為主,各單位視情況減少人工取樣化驗頻率,同時密切關注在線出水水質數據,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D、污泥指標檢測:適當減少污泥含水率的檢測頻率。
(3)生產巡檢
視生產運行情況適當減少現場巡檢頻率或每班現場巡檢一次,出現異常時,應及時處理。
污水處理廠要完善臭氣處理系統,確保產生的臭氣經抽吸及多級處理后高空排放;
采用現場制備消毒劑的房間應做好連續通風,防止爆炸和泄露風險事故的發生;
應密切關注生化單元進水的消毒劑濃度變化情況,制定相關應對預案,如有異常,可考慮延長污泥齡,增加污泥濃度,儲備活性污泥;
可以通過粉末活性炭投加和強化加藥除磷等措施穩定污水處理廠運行和出水達標;
對于污泥處理單元,可以通過投加石灰提高固化和處理處置效果。
(4)生產區域消毒
A、生產區域內所有可能接觸污水、污泥的生產區域,清掃完畢后,須使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噴灑消毒,每日上下午至少各消毒一次,保證生產區域環境衛生。
B、生產區更衣室須使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消毒,每日8:00前消毒一次。
(5)生產人員作業防護
A、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工藝系統中的生活污水,如工作需要,須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后方可進行相關操作,手套須便于作業,必要時可戴兩層(手套及口罩的正確使用方法見下文);
B、污泥脫水過程中,為避免污水飛濺接觸人體,需要佩戴面罩或護目鏡,加強個人防護工作(護目鏡及防護面罩的正確使用方法見下文);
C、廠區工藝及設備巡檢過程中,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面罩等防護用具;
D、工作中不要用手觸摸臉部,巡檢完畢或者工作完畢后,需立即洗手,加強個人衛生工作;
E、由于污水廠需要經常記錄數據,相關工作人員要定期對使用的筆及相關文具消毒,或者自備文具,防止交叉感染;
F、室內的污水處理場所應該保持通風。
2、污水收集管網系統防控措施
(1)加強管網巡查和排水宣傳教育
污水不冒溢是污水管道運維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當今特殊時期更要確保污水管不冒溢,特別是做到居住小區、醫院等防控區域的污水管不冒溢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對響應政府防控要求,穩定市民人心更有特別的意義。疫期管網運維養護單位應加強管網巡視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避免出現污水冒溢的情況。
除了物業、排水管道運維單位要加強巡視檢查,亦要加強排水宣傳教育,號召居民從自身做起,切勿把口罩、衛生巾、塑料袋等易導致排水道堵塞的物品扔到馬桶內,保障污水管網暢通,污水可以快速地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有效處理。
(2)暫停污水管網系統常規外業施工作業
由于排水管道清疏修復作業人員在室外作業,較易接觸到居民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已感染人群,存在較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因此疫期除應急搶險的管網施工作業外,應暫停常規管道清疏、管道修復、化糞池/檢查井清掏等長期接觸污水和公共場所的外業作業工作,避免作業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要做好應急防控預案,對發生嚴重冒溢、確需進行應急排水設施清疏的,在做好必要的防控措施前提下,及時安排應急搶修隊伍進行維護和清疏。排水管渠各類作業應以機械、水力為主,非特殊情況下不再組織下井作業,下井作業的須由各單位主要領導批準后方可實施。
為避免污水飛濺接觸人體,需要佩戴手套、面罩或護目鏡和防護服,加強個人防護工作;對于清理出來的固體廢物及時用密閉運輸車輛運送到合乎相關規定的場所予以處置。
(3)加強對雨水收集口監督管理
各地要加強排水許可和排污許可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向雨水收集口排放、傾倒污水的行為,借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狙擊戰的契機,摒棄和管住向雨水收集口排放、傾倒污水的惡習。
(4)加強管網養護人員防護和培訓教育
疫情期間,對于堅守崗位的排水設施運行維護人員,相關單位要竭盡全力給全體運行維護人員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加強對他們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的培訓和教育(管網巡查作業人員防護要求可參考4.1.5污水廠生產作業人員防護要求),下井作業須穿戴全身式防護服(如C級少量噴濺型防化服)、佩戴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長管或正壓)、乳膠手套等防護裝備。作業完成后,人員及佩戴裝備須進行嚴格消毒,應先對沖洗車、吸污車、其他工程車輛、提泥桶、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服、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等接觸過污水與污泥的工具或設備沖洗一次,現場再用有效氯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消毒;作業人員現場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棉進行手部消毒。有條件的單位要設置固定的員工和設備消毒場所。